结晶现象短期内会对COD消解器的检测精度产生影响,长期则会通过堵塞管路、腐蚀部件以及破坏加热系统等方式不仅增加
故障概率和维护成本,还会显著缩短仪器的使用寿命。具体危害如下所示:
1.对一些带有自动进样和排液功能的COD消解器来说,一旦出现结晶现象,结晶就容易随着废液进入管路,并在接头、阀门
等狭窄部位沉积,造成管路堵塞的问题。用户在疏通时可能需要拆解部件,如果频繁操作就容易造成密封件老化、接口磨损。
2.以残留的酸性铬盐结晶为例,结晶本身就可能具有一定的腐蚀性,如果长期附着在塑料部件或者金属管路上,容易缓慢对其
材质造成腐蚀,出现塑料管路开裂或者金属接口锈蚀等问题,引发密封性下降或者漏液。
3.如铬盐、硫酸钙等结晶多附着于消解管的外壁或者加热模块表面,因其导热性能远低于玻璃或者金属,长期累积会引起热量
传导受阻的问题。为了达到设定的温度,加热模块会出现超负荷运行,导致局部温度过高,而消解管内却存在温度不足的问题,
这就会形成“热阻效应”。
4.如电热丝、金属加热块等加热模块如果长期因结晶现象处于局部过热的状态,容易引起绝缘层老化、电阻丝氧化等问题,使其
使用寿命缩短。举例来说,不锈钢加热块表面因为有结晶覆盖出现散热不均,就可能出现局部变形或者烧蚀。
5.结晶附着于消解管内壁时,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清理,因高温加热时结晶和玻璃的膨胀系数不同,会产生局部应力,造成消解管
破裂的问题,特别是一些多次重复使用的玻璃管。
6.对一些光度法机型来说,结晶现象还会污染比色皿。具体来说,结晶随着反应液进入比色皿,除了会对读数造成影响,还可能
出现划伤比色皿光学面的问题,这会导致其透光性降低。用户为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就需要频繁更换,在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耗
材成本。
7.结晶引起的温度异常可能触发COD消解仪的过热保护功能,但频繁启停会对控制电路造成损坏。另外,长期的温度失控还可能
烧毁温控芯片,造成核心部件报废的问题。
8.处理结晶需要定期用酸液浸泡、机械刮除或者超声清洗,但频繁的清洁可能对仪器部件造成磨损。
总的来说,用户在仪器的日常使用中应做到规范操作,尽量减少结晶的形成,才能防止缩短仪器使用寿命。
姜分仪COD消解器使用方便,质量可靠,欢迎广大用户选购!
了解更多仪器信息,尽在泰州市BSport体育官网分析仪器厂。